男子脚长巨大痛风石肿成“桃子”,关节骨质被“啃噬”破坏
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
通讯员 刘姗姗
男子痛风20余年未规范治疗,结果右脚的大拇指周围长出巨大痛风石,脚肿得像个“桃子”无法走路桃子。近日,武汉市中心医院痛风专病中心专家团队在为其进行清除手术时发现,周围关节骨质被“啃噬”破坏,最终手术取出近半斤痛风石。
周先生(化姓)今年60岁,患有痛风20余年,但疾病刚开始时并没有引起重视,每次痛风发作他就吃点药,不痛时就不管了桃子。前段时间,周先生发现右脚大拇指关节周围慢慢鼓了起来,又红又肿,后来疼痛难忍,完全无法走路,于是坐着轮椅被家人推进了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。
在该院痛风专病中心门诊,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方珣详细查体发现,患者的右足第一跖趾关节处有个巨大的痛风石,右足肿胀明显,大小像桃子一样桃子。正常情况下,男性体内血尿酸值低于420μmol/L,而周先生的尿酸值达到了690μmol/L。通过双源CT影像清晰可见,右足第一跖趾关节周围有大量尿酸盐结晶沉积,也就是痛风石,最终诊断其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,还同时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,随后将其收治痛风专病中心住院治疗。
该院风湿免疫科、肾病内科、创伤外科、临床营养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讨论和评估后,为周先生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,首先要手术清理痛风石桃子。风湿免疫科联合创伤外科为周先生实施了手术,术中发现痛风石已经与周边组织和骨关节粘连在一起,骨质结构遭受破坏,手术清除有一定的难度。医生团队仔细剥离并将痛风石清除干净,取出来的“石头”足有半斤重。取出痛风石只是治疗的第一步,后面还需要药物治疗,将尿酸控制到正常水平,以及严格控制饮食、运动康复等。
武汉市中心医院痛风专病中心负责人、风湿免疫科副主任方珣介绍,痛风属于慢性代谢性疾病,与遗传基因、饮食、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桃子。当体内的尿酸长期处于高水平,大量的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、软组织及肾脏等部位,导致痛风石形成、痛风性关节炎,造成关节骨质破坏、畸形,同时导致痛风性肾病,严重者出现肾功能衰竭,最后只能靠透析维持生命。此外,长期高尿酸也会对血管造成损害,导致动脉硬化,增加患冠心病、脑卒中等疾病的风险。
该院风湿免疫科主任陈文莉介绍,不少患者认为只有痛风发作时才需要治疗,其实不然,缓解期的管理对于疾病控制至关重要桃子。据了解,武汉市中心医院成立了痛风专病中心,由风湿免疫科、肾病内科、创伤外科、骨外科、内分泌科、临床营养科、影像诊断科、药学部、健康管理中心等多学科专家组成团队,为痛风患者提供诊断、评估、治疗及管理等一体化、全流程服务。
专家提醒,痛风患者应积极改善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,减少各种肉汤、动物内脏、海鲜类等高嘌呤食物的摄入,果糖含量较高的食品也要少吃,戒烟限酒,通过规范治疗、饮食运动管理,将尿酸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桃子。
更多资讯,请扫码加入极目新闻内分泌健康群桃子。
(来源:极目新闻)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