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越康波周期——产业的“韧性与重塑”
通过梳理六大产业的发展动态和突出问题,并将其以经济视角进行观察时发现,“教育发展—科技进步—经济振兴”是一个互为支撑、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,这一循环链产生的力量大小,是我们成功消除康波周期的重要关键康波。
文 | 《经理人》产业研究组
编辑 | 曹諵
2024康波,是乐观还是谨慎?
这基于我们对过去一年的经历,也基于对新的一年的前景预期康波。但不论乐观还是谨慎,我们必须强调:韧性与重塑。
我们正处在下一次工业革命的前夜康波。这段时期的特征是什么?有说是乌卡时代(VUCA ①),有说是巴尼时代(BANI②)。将它们转译为中文的大意就是:不稳定、不确定、复杂、模糊和脆弱性、焦虑感、非线性、不可知。情况像电影《流浪地球》里的人类末日场景。
然而,无论是乌卡还是巴尼概念,对当下环境的概括,是片段的,不完整的康波。为了更确切描述这个时代——“康波周期(Kondratieff Wave③)”或精准一些,因为在该概念中,含有一个“隐秘的时间轴”。
所谓康波周期的大意是,全球经济大约每隔50-60年轮回一次,即从高峰到低谷后,需经历50-60年左右的艰难时期,然后再逐渐重归繁荣康波。
50-60年的周期性轮回,和过往数次工业革命接续的时间基本相符康波。那么,我们的问题是,下一次工业革命什么时候到来?主要的科技力量,是我们目前的“AI”,还是“另有它物”?
答案清晰之前,我们会非常焦虑康波。而为了缓解焦虑,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是“韧性与重塑”:积极、务实和准备。
本期独家企划,由本刊产业研究组和商学研究组联合执行康波。结合两个部门过往对相关产业的认知、了解和研究,以产业+商学、医疗健康、新能源汽车、大消费、生成式AI、A股IPO市场等六大关键产业进行回顾、分析和展望。我们希望在问题导入、现象导入、分析导入中,摸索出方法路径。
产业需要商学、商学需要产业康波。
为什么在研究产业课题中,置入商学?因为,产业的发展需要技术、判断方向、各种资源融合、管理、人才康波。与此同时,大学商学院及其商学项目,需要建在产业、企业之中,才能真正实现其存在的价值。在观念、理念的嬗变之下,产业和商学之间,互相价值推进,成为产业经济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之源、知识之源、发展之源。
医疗健康产业创新与变革,路长且阻康波。
从服务创新到产品创新,再到协作创新、机制创新,中国的医疗健康行业要取得成功发展,没有这些全面的系统性创新,很难破局当下的现状康波。
而在系统性创新中,最核心的问题是,能否从当前的“以医为中心”,全面转向“以患者为中心”的新理念康波。
新能源汽车产业,转向高级别竞争康波。
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,是从供应链竞争开始,一直延伸到整车乃至国际市场康波。然而在此过程中,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,什么时候可以从当前跑马圈地式的粗放竞争,转向更为高阶的技术竞争、品质竞争、品牌竞争,甚至未来竞争——在能源利用上“去电化”,从而真正创新出百分百的绿色汽车?
生成式AI产业,速度、商业与未来康波。
生成式AI与大模型研发的火热,使得2023年成为生成式AI的突破之年康波。于是,我们需要讨论的是:AI是否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唯一技术,由此让“康波周期”的50-60年定律失效?
如今的AI发展速度如何呢?尽管创业公司无数、底层技术发展较快,但现实的AI效用性,仍低于预期康波。
尽管如此,还是让AI继续进化吧,也许在某时段突然出现一个令人诧异的结果康波。
消费与需求,是永远的经营行为康波。
消费和需求,不仅仅只是宏观课题,从微观角度,在一定程度上,消费和需求是可被消费类生产企业、商业企业共同刺激出效果的康波。
消费和需求之间,存在必然的关联康波。无论是在经济繁荣时期,还是经济下行时期,企业都需要花费时间去认认真研究消费、需求,并将“应变”“稳进”“向新”作为主要的经营理念。
A股IPO市场期待转机康波。
注册制改革以来,A股扩容近1700家企业,同期退市企业微乎其微,背后是流动性的抽取、存量资本的稀释,如何解决?第一,扩充存量资本;第二,增强危机感,淘汰绩效差的企业,保持活力康波。
和康波周期的对决中,各产业的科技创新、科技革命至关重要康波。在本次研究过程中,《经理人》通过梳理六大产业的发展动态和突出问题,并将其以经济视角进行观察时发现,“教育发展—科技进步—经济振兴”是一个互为支撑、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,这一循环链产生的力量大小,是我们成功消除康波周期的重要关键。
六大产业回顾、分析和展望文章将在后续持续推出康波,敬请关注……
①乌卡时代(VUCA),是Volatile,Uncertain,Complex,Ambiguous的缩写康波。VUCA一词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,指的是在冷战结束后出现的多边世界,其特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以及不确定,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VUCA时代的概念再度兴起。乌卡时代是一个具有现代概念的词。
② 美国未来研究所(Institute for the Future)学者贾迈斯·卡西欧(Jamais Cascio)在他发表的文章“面对混沌时代(Facing the Age of Chaos)”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,名为“BANI”,以描绘当今世界的特征康波。“BANI”由四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组成:Brittleness(脆弱性)、Anxiety(焦虑感)、nonlinearity(非线性)和Incomprehensible(不可知)。
③康波周期(Kondratieff Wave)康波。1926年,由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,一种时间跨度为50-60年的经济周期。康德拉季耶夫在考察资本主义经济中发现,全世界的资源商品和金融市场都会按照一个50-60年的周期进行波动。
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,并不构成提供或赖以作为投资、会计、法律或税务建议康波。任何据此做出投资决策,风险自担。
评论